详解下列哪项是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特点之一

知合2024-09-30 09:59150 阅读91 赞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农事活动

棉花整枝,“头伏”打顶,二伏打边,肥地稀植棉田打顶尖(主茎22~23叶龄,12~15个果枝,7月下旬),中下等地力棉田打边心(7月下旬)。喷洒缩节胺调节株型(打顶后5~7天,每亩2.5~3.0克)。防治棉田二代棉铃虫、红铃虫(一代)、伏蚜(7月中下旬)、红蜘蛛。追施花铃肥。绿豆防治叶斑病、蚜虫。芝麻防治病毒病(7。

下列哪项是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特点之一

立冬农事活动有哪些

冬至的农事活动有农田松土、施肥和防冻;越冬害虫的防治。1、农田松土、施肥和防冻 冬至前后,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需要为开春后的农事活动做好准备。2、越冬害虫的防治 冬至节气需注意越冬害虫的防治。

下列哪项是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特点之一

冬至的风俗有哪些

冬至特色活动——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又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

下列哪项是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特点之一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事活动

节气日期 气候特点 农事操作 立春 2月4~5日 天气回暖,雨水增多,土壤解冻,松土保墒,送粪积肥,春耕春播 雨水 2月19~20日 天气转暖,降雨增多,小麦返青,压耙保墒,选种送粪 惊蛰 3月5~6日 土壤解冻,温度升高,动物出土,小麦追肥,播种准备 春分 3月20~21日 。

如何评价"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而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这次我国二十四节气申遗的全称是"。

2021年冬至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公历12月21日23点59分

冬至节气对于农事活动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冬至节气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积肥造肥的好时候,而且此时还要同时做好施肥和防冻的工作。在我国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而已经开始春种。

24节气的主要农事活动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惊蛰——。

冬至有哪些习俗

冬至,这个寓意着寒冷将至和团圆的特殊时刻,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内涵。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重要节气,同时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习俗活动。首先,冬至的习俗之一是“画九”,也叫“九九消寒图”。人们在冬至后,用白梅绘制花瓣,每天染上一瓣,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象征着春天。

冬至节气习俗

冬至节气的特点:1、天文上的重要性: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极致,这意味着此后太阳直射点将开始北移,北半球的白天时间会逐渐变长,夜晚时间逐渐变短。对于中国来说,这天之后,白昼将会逐渐变长,预示着春天的到来。2、气候上的寒冷:冬至标志着寒冷的冬季真正开始,此时北半球获得的热量最少,。

24节气农事活动有哪些

夏至: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夏至三庚入伏,伏有30天或40天,分头伏、中伏和末伏。夏至忌讳有雷雨。小暑:小暑时节,天气逐渐炎热,汛期到,作物旺长,主要是加强秋作物管理。小暑忌旱,有“六月怕干,九月怕淹”的谚语。大暑:大暑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正值伏中。此时,。

热门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