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正月初五过大年是哪一天
莆田春节习俗
做大岁又称过大年,就是在正月初四(仙游地区初五)的时候重新过一次年。 这个习俗是有来源的。在明朝时,莆田受倭寇侵犯,四处烧杀抢掠。后抗倭英雄戚继光赶走倭寇之后,莆田人民在二月初二才返回家中,二月初四才重新过年。 所以莆田人以正月初四为做大岁,比除夕更加重要。 做大岁时,村里都会有莆仙戏演出、十音八乐等。
莆田为什么过两次年
莆仙地区自明代起,流传着独特的过年习俗,即“做谨绝两次岁”,分别是在农历三十晚和正月初四晚。这一传统源于嘉靖四十一年,倭寇侵扰莆田,当地居民因避难他乡,未能如期过大年。待到次年正月初一,倭寇被戚家军击败后撤离,民众便相约在初四夜晚补过新年,以此纪念那一段痛苦的历史,并将此日称为“。
八闽文化·八闽风俗·传统年节
所以,此后莆仙地区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福建普遍从正月初十开始放灯,逾十五乃止。元宵节的迎神、祭神及祀祖先的典礼非常隆重。福州等地盛行迎祭土地神和临水夫人;闽南俗称十五日为三官大帝中天官生日,盛行迎祭天官。元宵之夜,福建还盛行妇女祈子、求。
为何莆仙初五要过大年?
以前日本倭寇从福建沿海等地登陆,莆田人民为了抵抗他们,死伤无数而这期间正好是中国各省市过除夕和正月初一拜年的日子。由于大家都沉寂在悲伤的气氛中,所以就有了初二不串门的习俗(对了,也只是莆田的春联上有一块白字的原因了。)而到了初四这一天人们才开始庆祝属于我们莆田人民的春节!以上仅供参考。
莆田为什么要过两次年?莆田“做大岁”的历史由来!
正月初五:相当于正常时的正月初一,但现今社会,这一天一般是莆田人春节假日的最后一天,一般正月初六就开始上班了,所以现在不很隆重了。正月初十至二十:过元霄,与闽南大部份地方,莆田人有闹元霄的习俗;所不同的是,一般没有固定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但热闹程度绝不亚于闽南地区,这也是本人每年均在。
莆田过大年的来历
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初五的这一天莆田人也是当作初一一样过,像初一一样,早饭是炒面,是一年中最可口的早餐,之后就互相串门。莆田一般指莆田市。莆田市,古称“兴化”,又称“莆阳”、“莆仙”,福建省辖地级市,位居闽中。
仙游是初五过大年还是初四呢!
所谓过大年就是除夕夜团圆,在这方面,仙游和我国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除此之外,在莆田和仙游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习俗,叫做“做大岁”,其中莆田是正月初四夜做大岁,仙游是正月初五早做大岁。做大岁的来历和明朝倭患,据说有一年除夕前,倭寇攻打兴化府(莆田旧名),至正月初二城陷(有明一代。
莆田春节有什么习俗
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 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举进犯仙游县境,。
莆田过大年的来历
正月初四则被称为“大年夜”,也有人称之为“做大岁”。4. 在莆田,正月初五也被视为新年的第一天,与正月初一的传统习俗相同。早餐通常食用炒面,被视为一年中最美味的早餐,之后居民会互相拜访。5. 莆田,古称“兴化”,亦称“莆阳”或“莆仙”,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闽中地区。
有谁知道莆田历史典故啊?
“大年三十过一个年,正月初四再过一个年,莆田这种五天内过两个大年的习俗在福建省独一无二。”莆田地方志委员会主任林金岱骄傲地说。除了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之外,莆田初四这天也要过大年,这一天的“年”在莆田称为“做大岁”,其热闹程度和规模与年三十的“做岁”一样。在初四这一天,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