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福清人在正月初二不能出门拜年
莆田民间传统节日
农历正月初二日,是莆田、福清两相邻县份的禁忌日。此俗亦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间,倭寇进犯莆田、福清,两地被杀者众。戚家军打赢倭寇后,出外避难的老百姓纷纷回家探望,大家悲喜交集,既为生者幸存而庆幸,又为死者不幸而悲伤。初二日,许多家庭忙着为死者料理后事,串门的都是来吊唁之人,因此初二串门。
初二不访亲,初四过大年 来历:
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表示对倭寇侵害中死难亲人的哀悼。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相串门拜年,或者走亲访友,害怕把霉头带给别人。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
福清的风土人情
正月初一亲朋戚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拜初二则是福清独有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来吊唁,还有重要一点,就是初一不上朋友家拜年的,初二上人家玩,也是一种忌讳。正月十五为“舞龙灯”。以三山镇瑟江村的舞龙最具代表性,入选福建非物质。
福清市的习俗有什么
福清市婚嫁习俗:一、拦花轿二、避冲三、关新人房四、闹房;春节从“筅堂”(扫尘)开始,“做大岁”、“上彩”、“吃元宵丸”、“烘灯”、“闹社火”;元宵节过利桥,闹社火;妇女分娩坐月子,报喜、送月、办满月酒、分红蛋等风俗;福清有女儿给上寿父母做寿诞的风俗;福清民间把丧事称作白喜事。
福清民俗文化
相对而言,伊斯兰教对福清的习俗影响较小。近代以来,在福清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脱鞋人屋、灯展、花展等则生动地反映了福清人又善于汲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福清风俗在形成过程中,既具有吸收融汇外来习俗的融通力,又具有地域割据碎状性的排他型。生活民俗中则出现同乡不同俗,信仰民风中既有。
福清风土人情
正月初一,福清人会互相拜年,全国皆然,而初二的拜新座则是福清独特的风俗。有亲人去世的家庭会在这一天设灵位供亲友吊唁。初一不拜年,初二则被视为拜年的日子,寓意避开不祥。正月十五的“舞龙灯”活动在三山镇瑟江村尤为有名,板凳龙游行于家家户户,象征着温暖、幸福和平安。婚俗方面,福清以轻快。
在莆田市,有两次过大年,这是为什么呢?
同时将二月初二日约定为正月初二日,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风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又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次年冬大。
福清人都是怎么过春节(写具体哦)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各个地方还不一样:在云南农村有这样的传说:年三十时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觉的也就是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不同的是说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大人通常就和小。
福建人过春节时干什么?
有的地方讲究拜年的时间。在连城有句俗语,“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年初五六,有酒无肉”。说的是初一拜宗亲,初二拜岳父、舅父,如果是初三、四去给岳父、舅父拜年,则是怠慢了,只能是“野婿郎”。要是初五、初六去,更是迟了,恕招待不周。带小孩去给亲戚拜年,小孩往往会得到一份“压岁钱”,至少。
福清的风土人情
2004年福清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近年来不断增长的上升势头,达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好水平,福清各项事业又登上了新的更高的发展平台,全市上下呈现出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 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全面超额完成2004年初市委提出的经济发展“234”目标任务,其中财政总收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