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彝族做法事的人叫什么

知合2025-03-28 00:35342 阅读18 赞

什么是毕摩?

毕摩简介彝族所信仰的原始宗教,因其宗教祭祀的组织者、主持者是毕摩,俗称“毕摩教”。“毕摩”是彝族音译,有祭司、经师、教师之意,汉文古籍中有“鬼主”、“奚婆”、“希波”、“ 觋爸”、“耆老”、“鬼师”、“布幕”等称呼。因方言和意译不同,各地称呼不一。他们掌握古彝书,拥有并通晓彝。

彝族做法事的人叫什么

凉山彝族丧葬文化,你是否了解?

为了出殡,会专门请“毕摩”做法事,目的是为了防止死者带走在场亲友的灵魂,并为死者做最后的指路送魂。凉山彝族的葬地多选在住房上方的荒坡上,有些老人会在生前就指定好自己的葬地,而有些则是死后由子女或祭师指定的。出殡时,所有送葬者都拥挤在灵床后边朝前走动,儿女子孙、亲朋好友个个捶胸顿足。

彝族做法事的人叫什么

凉山彝族丧葬文化,你是否了解?

出殡在凉山彝族的丧葬活动中是很重要的,要专门请“毕摩”做法事,目的是为了不让死者带走在场亲戚朋友的灵魂也为死者做出殡前最后的指路送魂。凉山彝族的葬地多选在住房上方的荒坡上,有些岁数比较大的人自己在世的时候就把葬地指定好的,有些是死后其子女或者祭师指定的。出殡时,所有的送葬者都拥挤在。

彝族做法事的人叫什么

巫术是什么捏

它的通用名词是tabu(塔布),是波利尼西亚土语,原意是指不能被普通人接触的有超自然灵力的人、物、地。这些事物之所以不能被普通人接触,有两种原因,一是被看作是神圣物,一是被看作是不祥或不洁物。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迷信形式。禁忌巫术是一种消极性巫术,它要求人们不能接触某物或不能做某事,否则会带来不幸。。

凉山彝族的丧葬文化有什么特别?

彝族的丧葬文化和我们的文化有很大差异,在我眼中有些方式甚至是天方夜谭。首先说说火葬,放在我们现代或许有些人能够同意这一行为,毕竟随着历史的发展,火化的受众面已经广了很多了。但是古代人注重的是什么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算是死亡也不能白白糟蹋父母给自己的肉身。而火葬是让自己一生的结局化。

写彝族春节传统习俗的作文

彝族除了同汉族一样称除夕为过年外,还有一个过年日,即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期间,由毕摩择出3天吉日过年,称为“十月年”,也称过小年。楚雄州各县市均会庆祝该节日。过年时,人们欢聚在一起,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年节期3天中,第一天接祖,由毕摩做法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领头,虔诚地把祖先。

凉山乡的文化风俗

二、成人礼习俗 当凉山彝族姑娘长到13岁时,会举行成人礼。这一天,姑娘会请毕摩做法事,杀羊祭祖,换上筒裙,分辫子,以此表示她已经成年。而男孩到了15岁,也会举行成人礼。他们会请毕摩祭祖,并进行摔跤活动,比试技巧和英雄行为。15岁前,男孩的头发会留成“天菩萨头”,成年礼后则留成成人的。

彝族风俗 凉山彝族的丧葬文化有什么特别

出殡时要请“毕摩”做法事,为死者指路送魂。葬地多选在住房上方的荒坡上。聚食:丧葬中特别重要的一种仪式,聚集在一起饮食。为老人办丧呜枪,意为向前来蛮缠死者灵魂的魔鬼开火,同时也显示家支的势力。在枪声陪伴下,主人会提供食物给所有来宾,待到在场的人都得到一份时,主人鸣枪宣布丧事圆满结束。

收集我国各民族的资料

一位名叫巴莫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彝族人很看重家畜家禽之间争斗的输赢,争斗的结果象征着来年粮食的收成、生活的顺逆。赢的一方在村里挺胸抬头,输的一方只能垂头丧气。因此,很多彝族人平时精心喂养和训练自己参赛的牲畜,不让它们拉车驮物,只为在赛场上一决雌雄。 8月12日,火把节的重头戏——火把狂欢夜正式上演,。

凉山乡的文化风俗

为方便经常迁徙,多数凉山彝人对住房不是那么在意,多住草房、土掌房、木垛房和闪片房等,相对定居,多为瓦房。二、举行“成人礼”的习俗姑娘长到13岁,请毕摩做法事,杀绵羊祭祖,给姑娘换筒裙,分辫子,以示她成年。男孩到15岁,请毕摩祭祖,举行摔跤活动,与伙伴比技巧,比英雄行为,15岁前头发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