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端午节的风俗

知合2025-04-03 17:1438 阅读15 赞

普宁民俗特色

清明节,潮汕人视为祭祖的重要日子,而端午节则有赛龙舟、吃粽子、拜神驱邪的习俗。此外,还有奉财神、出花园、七月半做“人仔果”、中秋节的祭祖拜月、落三姑、烧大窑活动,以及冬节的做米粉圆等,这些节日习俗承载着普宁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每一项活动都深深地根植在普宁人的生活之。

普宁端午节的风俗

节日习俗作文400字普宁市

“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黄米和糯米做成。把黄米或者糯米,还有包粽子的竹叶泡在盆里一天一夜。再用叶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每一个角放上大枣或花生,为的是不让米溢出来。粽子包好后,连同鸡蛋一起放到大锅里,慢火煮一下午。粽子煮好后,打开锅,芳香四溢,竹叶的香味,粽。

普宁端午节的风俗

占陇镇乡镇风俗

占陇镇,广东省普宁市的一个乡镇,过春节,即“新年”,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前,外出者多归家团聚,家家户户大扫除,添置新衣,男人理发,妇女也有理发、整容等习俗。乡村里,唱英歌、舞虎狮、猜谜、象棋等文娱活动丰富。正月初四“神落天”,春节便告结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称“端阳节。

普宁端午节的风俗

普宁非物质文化遗产

铁枝木偶戏,已有七百年的历史,作为传统戏曲的代表,至今在普宁仍活跃。赛龙舟则作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工夫茶艺,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艺术,更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和健身益智作用,是普宁文化的重要体现。

普宁市风俗习惯

1、闹元宵旧俗:“闹元宵”的节日,大致如下:正月十五夜走老爷,正月十五下午遣香,正月十五夜送船,正月十六日倒旗法。2、清明“上坟”:清明中,人们必须在家里祭拜祖宗,然后带香烛纸料,“三牲果品”及鞭炮等物去“上坟”。3、六月二十四奉财神:普宁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贯有奉拜。

普宁的社会

然后带香烛纸料,“三牲果品”及鞭炮等物去上坟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主要习俗有三方面:一是赛龙船,二是吃粽子,三是拜神,驱病辟邪 奉财神 农历六月二四 普宁的商户,不论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贯有奉拜财神爷的习俗 出花园 农历七月初七 人活到虚岁15岁在当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拜“公婆母”、示其已成。

普宁南溪龙舟旅游景点介绍 普宁南溪有什么景点在哪里

可知清初以前,揭阳已有赛龙舟的习俗。普宁市南溪镇下尾张、南溪、北溪、新溪等4个村每年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个节日,4个村的青壮年男子就会分成不同的团队进行表演或比赛,因此享有“普宁赛龙舟之乡”的美誉。2010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

什么时候去普宁旅游比较合适?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虽然温和,但可能会有寒流,所以游客应根据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物。其次,节庆活动也是选择旅游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普宁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如春节期间的庙会、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赏月等。这些节日不仅能够体验到当地的民俗风情,还能品尝到各种传统美食。因此,如果游客。

关于潮汕端午的风俗,有谁知道?

澄海、南澳、普宁等县志又有端午节妇女“以艾叶榴花簪发,童稚用彩绸缝小荷包,裹雄黄粉并道符佩身上,谓可辟邪”,也与插艾于门异曲同工。浴药汤的风俗,在文献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更早。汉代《大戴礼记》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在潮汕,这种习俗一直存在,“采百草为汤以浴”,比起单用。

端午节划龙舟的人是怎样分工合作

龙船人数,额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称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龙,船身十三档,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后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锣二,托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数。大龙有十八档,两旁划船的三十六人,加鼓、梢、锣、旗、唱神、托香斗六种执事十二人,就需四十八人。划船者穿衣。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