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福建正月初五过年

知合2024-10-29 09:27427 阅读94 赞

福建节日习俗特色

1. 春节,在中国传统中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但其庆祝活动却覆盖了腊月和正月。福建泉州地区的节日庆祝通常持续到元宵节。2. 正月初五在福建泉州被称为“吃大顿”、“做大岁”或“无头节”,这一天的习俗因地区而异,与一个关于倭寇袭击和人们补过春节的传说有关。3. 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日,这是厦门民。

福建正月初五过年

莆田人为什么做大岁

莆田做大岁是福建省莆田民间特有的春节风俗,每年的正月初四、初五,就像大年三十、初一元旦一样重新来过年。这个传统起源于庆祝抗倭胜利,纪念戚继光和戚家军,至今仍然是莆田人的习俗。莆田人至今不称“倭寇”而叫“倭贼”。在莆田,除了除夕家家团圆过年之外,还会再过一次年,当地人称之为“做大岁”。

福建正月初五过年

正月初五有哪些习俗?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够饱。初四豆干炒,初五假开。初六拍囡仔尻穿,初七平宵。初八摸,初九敬天公初十地公生。十一有食福,十二转去拜。十三人点灯,十四结灯棚,十五元宵暝。这是出自福建地区的顺口溜,象征着当地人对于过年的喜悦和对家乡的思念。发明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

福建正月初五过年

八闽文化·八闽风俗·传统年节

正月初一,闽人早餐常食用长寿面(线面)和年糕,这象征着长寿和步步高升。自明代起,福建人有了春节期间祭拜祖先的习惯,尤其是初二和初三,许多家族会带上子女去扫墓。在莆仙地区,人们将正月初五定为“做大岁”,源自明代某年倭寇突袭,人们在初二和初三忙于处理死亡事宜,无心拜年,因此决定初二为祭祀。

福建“过大年”都有什么民俗,举行什么活动。

一般来说,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可是在泉港部分地区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初五比初一还大”。昨日,泉港南埔的黄先生来电说,在他家乡至今还保留着一种“补岁”的习俗,每年正月初五都要“过大年”。黄先生说,在泉港的南埔、界山一带,人们在每年的正月初五都要热热闹闹地过一个“大年。

福建初五拜财神有什么讲究 拜财神有什么寓意

大年初五这一阶段正常工作之时,需要加强协商与管理,并协助书记与所长、调解员等,不断开展学习与宣传教育。五这天,北方大部分地方,都要吃饺子,寓意团圆和发财,也以吃饺子方式庆祝春节期间的众多禁忌从此消除,不过有些地方有所不同。拜财神有什么寓意 除夕过后辞旧迎新,不知不觉又到了初五,现实。

正月初一到十五顺口溜?

初一早,初二闹,初三困觉饱。初四豆腐炒,初五假歇腰。初六拍儿嬉,初七人齐整。初八摸黑寻,初九敬天公。初十地生日,十一团圆席。十二走亲访,十三点灯彩。十四结灯彩,十五元宵夜。这段顺口溜反映了福建地区的过年习俗,透露出人们对春节的欢愉和对家乡的眷恋。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每一天都有其独特。

福建龙岩的春节风俗

1. 正月初一 福建龙岩的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选择吉时迎接新春。开门时燃放爆竹,焚香祭祖,男女老少均盛装出席,互相致以吉祥的话语。在大楼式住宅中,首先由最长寿者开门,口中祝福“开门大吉”,并步出家门时说“脚踏四方,方方得利”,随即燃放长串鞭炮。随后,家家户户打开厨房门,燃放鞭炮,口中说。

莆田为什么一年过两次年?

莆田从明代开始有一个独特的民俗,过年要做两次岁,即三十暝和初四暝。莆田初四(仙游部分地方为初五)要和大年三十一样,重新过一次大年,规模一样隆重。这是因为嘉靖四十一年,倭寇进犯莆田,到处杀掠,至次年正月初一被戚家军打败后始返。由于家家都避难外地,没法过大年,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为了纪念。

热门排行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