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元宵节打新娘习俗

知合2025-02-12 17:51751 阅读69 赞

莆田元宵节风俗是什么?

1. **观赏新娘**:在元宵节前一年来到本地的新娘,会在元宵之夜盛装打扮,坐在自家厅堂或社区门前,供人观赏。这一习俗是为了让那些因忙于工作和外出谋生而未能及时一睹新娘风采的人们,在元宵节晚上有机会补看。2. **新度锦墩村打砂花**:新度镇锦墩村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是打砂花。村民们用竹片。

元宵节打新娘习俗

莆田元宵节风俗是什么?

3、打铁球 在莆田,黄石镇下江头村、涵江镇前都有元宵打铁球的习俗。戚继光平定倭寇的第二年,当地村民为了纪念胜利,同时鼓舞乡亲们继续随时为保家卫国而做好准备,借助神灵的威力,诞生了在元宵期间“打铁球”的习俗。4、涵江白塘镇江村踩炭火 涵江白塘镇江村元宵赤脚踩过长达20多米的炭火。一说:是为。

元宵节打新娘习俗

元宵节的灯谜

关于元宵节的灯谜大全 1.初为人母(打一称谓)【谜底】:新娘 2.王允布局巧赚人(打一称谓)【谜底】:侄儿 3.领导不可行歪风(打四字俗语)【谜底】:正气头上 4.冲冠一怒为红颜(打一美术名词)【谜底】:脂粉气 5.干一行,精一行(打4字教育名词)【谜底】:职业中专 6.刚涨潮水捕鱼快(打网站。

元宵节打新娘习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 新娘躲灯有哪些说法

元宵节素来有赏花灯的习俗,人们出门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与天上的圆月相映成趣,表达了大家对美满生活的企盼,而且常常有猜灯谜的活动,又助兴不少。此外还能见到舞龙、舞狮等精彩表演,祝福新的一年日子要过得红红火火。新娘躲灯有哪些说法 这是一些旧时流传下来的习俗,那时人们缺少很多科学依据,家中的。

南方元宵节风俗有哪些?

1、娘家送灯:福建地区有着元宵节娘家送灯的习俗。对于新嫁女,娘家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对于已生男的新嫁女,则送一红一白的灯,寓意“添丁”。尤其是对于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十五送观音送子灯。2、穿灯改颂闭脚:在闽南的一些地方,元宵夜有“穿灯脚”的习俗。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

灯笼啥时候挂

不定的灯光,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的风气至今仍还广为流行。“灯笼”的传说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流传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 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 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

躲灯是什么意思

1. “躲灯”一词源自满族传统习俗,指新娘子在婚后第一年避免在娘家过夜,尤其是避免看到娘家的灯火。2. 这一习俗后来不仅限于满族,也逐渐传入汉族中。其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新娘子需在元宵节期间到婆家以外的亲戚家中暂住,以此来躲避家中灯火。3. 流传至今的民间谚语,如“闺女看了娘家的灯,娘家穷。

谁能解释解释新结婚躲灯是什么意思

躲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风俗,新媳妇过门第一年,娘家会举行盛大的送灯活动,也称为“追灯”。送灯的规模和质量根据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富贵人家可能会送玻璃宫灯一对,而一般家庭则可能送普通的灯笼。除了主灯一对之外,还会带一个小花灯,象征着引导新婚媳妇早生贵子。婆家接收追灯后,新娘会随娘家人到。

潮汕习俗有哪些?

4、吊灯习俗:从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八,特别是元宵此日,潮汕家家户户有点灯、吊灯的习俗。5、出花园: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凡是有15岁的男、女孩子家庭,要在阴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或另择日为孩子备办三牲(雄鸡、鸭、猪肉)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表示孩子已长大。

莆田元宵节的习俗

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称“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是夜,游灯、。

热门排行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