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儿时的记忆正月十五挑灯笼
谁有五百字的,描写红灯笼(灯笼上只有一个福字)的作文
2、 渭北乡村的大年一过完,最热闹、最喜庆的是我们这一群男女孩童急切地等着正月十五挑灯笼。那时候渭北的乡下农村文化极为贫乏,闹元宵就成了乡村里唯一的重要文化活动,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日这三天是乡村孩子最高兴最欢乐的日子。这三天要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送灯笼时还要带上蜡烛、麻花、元宵、糕点。
故乡的元宵读后感450字?
这种灯笼是正月十五无法磨灭的记忆,当孩子们长大了,做父母的时候,这种记忆会重新启用,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体会着儿时做灯笼快乐。一说起元宵节,总会离不开过年。每到腊月三十,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挂起两个大大的红灯笼,天擦黑就打开,一直亮到第二天天亮。过年期间走在巷子里,两侧都是高高挂起的大红。
你记忆中的元宵节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早早地就起床出门了,一家人前往奶奶家。路上,秧歌队已经开始巡街演出,锣鼓喧天。路过街心公园,自然要走进去看看冰雕。看着巨大冰块垒起的城堡,总是担心护城河里的冰被刨光了。在父母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离开街心公园,不过父母说了,晚上亮起灯,冰雕才漂亮。来到奶奶家,父母就和叔叔婶婶。
犹忆儿时撂火把抒情散文
待到正月十五晚上月亮出来的时候,大人们一声号子,那些壮劳力、大小伙便欢呼雀跃地来到村外的打麦场上或是旷野的大路上。离村庄越远越好。上了年纪的老人,抱着孩子的妇女,挑着灯笼的娃娃,排成长队跟在后边看热闹。先是由一个人试撂火把,然后两个人同撂,三个人共撂,最后大家伙排成长溜一齐撂。
儿时的年味现代散文
土窑洞的院子里,正立方体的纸灯笼高高地挂在院子的上空,四侧白纸上贴着窗花,我们一群孩子在灯笼下燃放着鞭炮,欢天喜地地跳着,叫喊着“过年了,过年了。” 儿时的那个年代,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给我留下太多的快乐和难忘记忆,尤其是那难忘的年味儿。在那个年代,过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期盼,是一种渴望。只有在过。
元宵节作文初二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上元节”和“灯节”是自古以来的另一个已有20xx年的历史佳节。 早上起来,妈妈煮了元宵,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心的吃了元宵,下午,我和和爸爸还有姥姥一起去舅舅家过节,舅舅家的人好多,有姥姥,舅舅,舅妈,还有小妹妹,小妹妹刚两岁,可爱的。
永远的年
正月十五晚上,孩子们成群结队,手里甩着火绳、打着灯笼在村里穿行,男孩子们撂炸弹,专拣人多的地方,在一惊一乍间招来不少的骂。疯玩到半夜依然留恋着不肯回家,无奈大人们声声呼唤着,只得各自睡去。至此,年的帷幕就算彻底地拉上了。可我在睡梦中已经开始期盼着下一个新年了,也许这就是年——充满诱惑的魅力,在。
小学元宵节的作文16篇
元宵节是儿时的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而今,我也依然喜欢在元宵拿着灯笼跟着父母在街上走着,街上依然荡漾着往昔那美好的记忆…… 小学元宵节的作文篇12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来到大街上看闹元宵的,还没到地方,我就发现的街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人们的脸上洋溢。
儿时的年味——八零后记忆中的春节
以前我们老家的习俗是正月十五之前不能蒸馒头,所以要做够吃半个多月的馒头和包子,有亲戚来也得吃。所以基本上要蒸一天的馍馍,孩子们就帮着烧火,大一些的女孩子帮着包包子。我最喜欢吃豆沙包。父亲会在第一锅放上几个豆沙包。豆沙是父亲头一天晚上用的红豆和你红糖自己熬制的,特别好吃,有家的。
儿时的年味/红红火火的妈妈的味道,热热闹闹的美好记忆!
年味浓着,年热闹着,直到正月十五闹元霄。乡里的孩子们自制的灯笼亮起来,满田野地跑,男孩子们尽兴地点燃野草,旷野火光飞奔,驱邪灭恶。他们把年味留在了十五原野的火光中,也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里!现在孩子们永远感受不到我们儿时的年味了,因为每天都像过年,年也就显不出太特别了。倒是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