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尚做法事多,道士少

知合2025-03-30 00:08660 阅读19 赞

道士的生活来源在哪?道士靠什么维持生计?

道士是很少化缘的,化缘主要是和尚做的事。另外在做法事上,和尚也做,但是道士和和尚做法事形式不一样,和尚是为死者超度,道士是为死者去阴间开道。而且道士捉鬼、驱鬼也算是做法事,这一点中国历史上的记载和文学作品中不少。通过这些法事有些富人可以支付一大批的佣金的。和尚劝以为善,也宣扬看破。

为什么和尚做法事多,道士少

为何古人都是出家当和尚,而不是去做道士?

因为在古代那个情况下,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是没有办法当一个道士的,当一个道士的门槛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和尚比起当时的门槛来说,和尚是更加可以能够随便就去当上的。所以古人宁愿去出家当和尚,也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去作为一个道士。而且古代流行的道士也有很多是假的,他们对于道士方面也没有很。

为什么和尚做法事多,道士少

虽然道教做出的贡献比佛教多得多那为什么信佛教的人比道教多?

就是任何有错误的人,佛家都会接受,所以广被大众所接受,道教自然在力度上就没有佛教有力度了,所以就会出现楼问所提的问题。

为什么和尚做法事多,道士少

都是吃素的, 为何道士清瘦, 而和尚却大多肥头大耳??

道士清瘦,和尚肥头大耳,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因为道士需要筑基,辟谷,大量的运动吃的还少,而和尚大多都是坐着不动念经,吃的多运动的少。先说道士,正一派是不需要吃素的,他们可以正常的吃肉喝酒娶妻生子,而全真教是避世出家,居住道观内吃素持戒,注重肉体和灵魂性命双修。但是无论哪种派别。

“和尚赶道士”是什么意思?

1. "和尚赶道士"这个表述实际上应该是"和尚赶道事"。2. 和尚的主要职责是修行和进行宗教活动,包括做法事。3. 在这个成语中,“赶”并非指追赶,而是指赶赴,意味着和尚去道士做法事的地方参与其中。4.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一个和尚去道士做法事的地方,显得有些多管闲事,或者说是找事情做。

道士的生活来源在哪?道士靠什么维持生计?

1. 古代道士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提供风水服务、主持丧葬法事、算命等技艺来维持。2. 道士通常不进行化缘,这一行为更多是佛教僧侣的做法。3. 在主持法事方面,道士与和尚的目的和形式有所不同。和尚超度亡者,而道士则负责为亡者指引阴间之路。4. 道士还从事捉鬼、驱鬼等活动,这在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

做道士和做和尚的区别?

2. 道士作为道教徒,则保留长发,戴道冠,穿着青色或蓝色的道袍或法衣。他们供奉的是道家三清或其他神仙画像,做法事时会执枝步罡踏斗,走禹步,并掐动手决,尤其是正一派的法事,非常精彩。3. 内在差异:和尚在做法事时念诵佛经或梵文咒语,内容多涉及佛、菩萨等。而道士则念诵道家经卷,内容多涉及。

同样住山上,同样是吃素,为何道士大多是瘦子,而和尚却是胖子?

1、两者程度不一样 最初的时候,国内对于和尚更加注重,对于道士的态度更加偏向于神话传说,再加上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朝代以胖为美,因此在这个以后,和尚界就有了很多的胖子,和尚也开始攻击哪些道教的瘦子,导致当时的道士,生活比较清贫,没有什么粮食吃,导致也没有和尚受欢迎,因此变得更瘦了。2。

为什么过去和尚道士都要主动出去化缘,现在反而是庙观

中佛协已于1983年正式发文取消“化缘”一行为,现在只要看到化缘的僧人,100%是假僧人。僧人都在寺院修行,生活起居都有我们居士打理。2、道教讲究“道不轻传”、“法不空施”,所以若想请道士做法行事,必须付出一定财物,哪怕摆摊算命也是如此。不过现在道士少的可怜,道观没人看守,自然守住道观了。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为什么和尚吃素能长胖,道士却日渐消瘦?

道教主要讲述修行,道士除了基本的劳动之外,更加追求修仙问道,而这也就让许多道士为了能够达到此目的,不得不花费时间精力炼制能够成仙的丹药,这一点大大增加了道士的活动量。佛家的修行主要依靠静坐念经,所以吃完饭和尚大多数都会面对佛祖,诵经祈祷,这一行为无疑给脂肪的生存提供了温床。两家教徒活动量。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