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正月初一的习俗
云南省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都有哪些习俗?
首先,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会欢聚一堂,共享丰盛的年夜饭,这是云南各民族共同的传统。这顿团圆饭不仅是为了享受美食,更是为了祈求来年的平安和幸福。饭后,人们有时会吃饺子,这个习俗在云南部分地区也很流行。到了正月初一,云南的少数民族会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例如,布依族会在天刚亮时,年轻。
云南少数民族年节习俗
因为,按照摩梭人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十六,不能动用绳子,否则新的一年会遇到蛇。腊月二十四日,所有摩梭人家的妇女都从屋顶屋角到门缝铺下,进行彻底清扫。女人给孩子理发洗澡,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正月初一,黎明刚刚来临,摩梭妇女就背上木桶,到清泉或小溪边背水,这叫争头水。谁起得最早并争到头。
云南过年有什么习俗
4. 聚财习俗:正月初一是传统上被认为是扫帚生日,这天不宜使用扫帚,以免扫走运气,而应从外向内扫地。同时,避免向外泼水倒垃圾,以免破财。许多云南地方至今仍遵循此习俗,大年夜打扫干净,年初一保持整洁,不倒垃圾,而是准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5. 赛诗会:春节期间,傈僳族人喜欢举行“。
云南有哪些习俗?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高山族——台湾高山。
少数民族风俗有哪些
云南新平、景谷一带傣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日)后过节。按当地习俗,春节后要赶三个街子,每个街十天。第一个街子是为十余岁少年的,第二个街子是为二十岁左右的未婚青年的,第三个街子是为已婚成年人的。赶第二个街子的姑娘们头戴鲜花,身穿新的花连筒裙,携带若干个特制的篾饭盒。
曲靖腊月二十四、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十五有什么习俗
腊月二十四,即扫尘日。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除夕,贴春联、守岁、放爆竹等。正月初一,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正月初二,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正月十五,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
云南过年些什么习俗?
布依族春节习俗:姑娘抢挑第一担“聪明水”春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每年除夕晚上,布依族的人们都通宵达旦地守岁。新年初一清晨,姑娘们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新年水”,又称“聪明水”。人们认为,谁先挑到第一担水,就会在这一年中得到幸福。正月初二,年轻人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到村边、山腰、田坝去。
云南过年风俗有哪些
3、吃长菜、饵块 吃长菜,是老昆明年饭中最重要的一碗菜之一,也是很多人儿时深深的记忆。寓意是长吃常有,长长久久。昆明人的长菜一般是青菜或者蒜苗一根根长长的煮出来。4、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招致霉运。如果非扫不可,只能从外往里扫。
云南哪个地方过火把节,几月几号?
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过火把节。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
云南春节习俗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云南的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