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中秋节风俗摸秋来历

知合2023-08-24 22:09359 阅读45 赞

六安霍邱话摸秋是什么意思?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夜,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陪同下,到田野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

六安中秋节风俗摸秋来历

中秋节摸秋寓意

中秋节摸秋是指可以随便偷别人的桔子、柚子、南瓜、冬瓜等农作物,主人也不会骂。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中秋之夜流行着摸秋的习俗。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

六安中秋节风俗摸秋来历

八月十五摸秋是什么呢?摸秋究竟有什么故事?

人们的信仰,瓜是多子的象征。后来,人们知道他们的朋友盼望生儿育女时,就在中秋节晚上,到地里摘瓜,称为“摸秋”,然后把西瓜用鼓乐鞭炮送到朋友家,预兆多子,故名“送喜瓜”,主家以酒食款待。“摸秋”和“送瓜”。

六安中秋节风俗摸秋来历

摸秋的地方习俗

在安徽寿县地区,有着很久远的摸秋风俗,也称“放火把”中秋节晚餐后,寿县老人们喜品茶赏月,青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这一天晚上,村村户户玩火把。人们用麻秸、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了高举着,欢天。

摸秋的意思 摸秋的意思是什么

”二、国语词典流传于安徽、浙江一带的民间习俗。相传未婚女子在中秋夜,到别人田里偷摘瓜,将来出嫁会生儿子。三、网络解释摸秋旧时岁时习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一种祝愿得子的象征活动。农历八月。

六安中秋节风俗详解 六安中秋特色习俗有哪些

六安市城乡在中秋节晚餐后,都有品茶赏月的习俗,青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而乡间则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们用麻秸、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后高举着,欢天喜地奔向村边、大路、田野,或耍火龙,。

本地的民俗

(1)中秋耍火把、摸秋 六安市城乡在中秋节晚餐后,都有品茶赏月的习俗,青少年则要尽情玩耍到下半夜。而乡间则有耍火把之俗。是日晚上,人们用麻秸、黄蒿、稻草等扎制成丈余长的火把,点燃后高举着,欢天喜地奔向村边、大路、田野,或耍。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

中秋节的来历与风俗

中秋是指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都会选择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关于中秋节的来历说法有很多,以下列出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各地都有习俗,人们会摆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饼祈求团圆。

热门排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