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冬至祭祖扫墓活动

知合2024-10-17 07:58353 阅读20 赞

莆田冬至扫墓的习俗

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在莆田,冬至被当作一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多数在外的家人都会在这天回家祭拜祖先, 莆田民众在冬至节举家团聚搓丸籽、吃丸籽,故称冬至丸。此节有团圆之意和祭祖等习俗。

莆田冬至祭祖扫墓活动

莆田为什么冬至扫墓

冬至最初在周代起,主要是为了像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乞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而经过多年的演变变成了祭祀祖先、上坟的习俗。到现在上坟主要流传在潮汕,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

莆田冬至祭祖扫墓活动

莆田冬至扫墓的由来 上坟的讲究和禁忌?

在冬至上坟时,有一些讲究和禁忌需要遵守。首先,祭祖时应避免前往偏僻的地方,以免安全问题或沾染邪气。其次,在墓地上要有恭敬之心,不触摸墓碑,保持严肃的态度,也不要随意触碰其他墓碑。此外,应清理墓地的杂草,添上新土,清洗墓碑,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选择扫墓的时间也很重要,最好在阳气旺盛的时。

莆田冬至祭祖扫墓活动

莆田冬至扫墓的习俗

1、据说是某一年,为了躲倭寇,家乡的人跑到别的地方去,等倭寇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回家,错过清明扫墓的时间,又接近冬至,就在冬至这一天扫墓。2、莆田分南北洋,南洋都是清明扫墓,北洋冬至扫墓的多,清明扫墓的少,清明比冬至节大,所以一般都是清明扫墓。清明前死的,就清明扫墓,冬至前死的就。

莆田冬至风俗有哪些特点

莆田冬至风俗特点有搓丸子、摆设祭品、扫墓、吃汤圆。1、搓丸子:在冬至前夜,莆田人会围在一起搓丸子,寓意团圆。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为了祭祀祖先,并祈求家人的团聚。同时,孩子们会把丸子搓成各种形状,如元宝、小动物等,寓意家运通达、六畜兴旺。2、摆设祭品: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在灶公面前摆放丸子。

莆田冬至扫墓的习俗?

在一年中冬至的夜景最长,不管小孩子们多么盼望吃圆仔,天总是迟迟不亮。所以俗说“粉吃圆仔天不光”。总算等到天亮,但大人们总是先以圆仔祭灶公、灶妈、土地公等。然后,才把捣碎的生姜投入锅中和水煮开,再放进圆仔,待煮熟后调入红糖,才全家进食。关于冬至搓圆,莆田有则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

莆田冬至扫墓的由来 上坟的讲究和禁忌?

冬至上坟的讲究和禁忌1、因为是祭祖,所以是难免会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据常走的路线行走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来是安全问题,再者是易粘惹邪佞之气。2、对走路中或站立时遇到的坟,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脚去碰墓碑,在这样的场所要多有严肃庄重的态度,其他相邻的墓碑前面不要。

莆田冬至习俗有哪些

吃饱后,全家人开始带上煮熟的丸仔、水果、“十味”(荤素各十小碟)、香、贡银等祭品出门为祖先扫墓,扫墓仪式十分隆重。据莆田风俗,如果逝者是在清明节前下葬的就扫清明节,其后的就是冬至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

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

  冬至祭祀扫墓的习俗有因:一是冬至扫墓,可避开春耕农忙,不会耽误农活,且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而冬至前后秋收粮食充足;一是莆田人“思亲情感”厚重,团圆意愿强烈,心理上迫切渴求与祖先团圆。   林成彬告诉记者,冬至在我市民间有“团圆日”之称,人们不单希望在世的家人能够相聚。

莆田冬至有什么风俗

在莆田地区,冬至被分为“冬至早”和“冬至暝”两部分。冬至暝,即冬至前一天晚上,家庭成员会聚在一起搓制汤圆,享受团圆的温馨。而冬至早,则是冬至当天,家庭在享用完汤圆后,会准备祭品,前往山间庙宇或祖坟进行敬神祭祖的活动。孩子们也会在这一天背着大袋子,与其他孩子交换美食,增添节日的乐趣。

热门排行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