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八月十五的风俗

知合2025-02-05 18:57305 阅读4 赞

潮汕有什么风俗文化 中秋习俗有哪些

拜月。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她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这一季节,潮汕水果应市品种甚多,有柚子、香蕉、杨桃、柿、梨、菠萝等等。民间还广泛流传八月十五杀鞑子。

潮汕八月十五的风俗

潮汕民族风俗

八月十五是潮汕人庆祝“拜月娘”的日子,这个传统习俗在天台或院子里进行。家庭成员会摆放水果、月饼、香案等供品,并且还会准备一种叫“百片糕”的糕点,这种糕点也被称为纸片糕或蒸糕。在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人们开始点燃香烛进行祭拜。八月十五这一天,潮汕地区也会举行类似于“乞巧节”的活动。在供品。

潮汕八月十五的风俗

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

中秋节潮汕拜月娘风俗是: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晚饭后,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妇女们沐浴更新衣后,忙着在能望见月娘的天井、门楼、厅前摆起桌子,把洗干净的水果、云片糕、月饼、芋头等供品摆上桌,。

潮汕八月十五的风俗

潮汕中秋节传统风俗

潮汕中秋节传统风俗:一、赏月拜月吃月饼 中秋节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唐太宗在征边胜利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另一是说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十分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

潮汕中秋节的习俗由来

百姓受尽欺凌忍无可忍,就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拜月娘的供桌上都多了一盘朥饼和一个蒸熟的芋头。原来这是起义者事先安排好的,朥饼底下垫着一下酷爱四四方方的白纸,乍看似乎是防止油渍出来,其实上面写了个“杀”字,暗中传递信息,约定拜完月娘请元兵吃朥饼时,一见“杀”字,男女老少一齐。

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娘要鸡吗?

拜月娘是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 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

潮汕的中秋习俗

1,当银盘样的月亮(俗称“月娘”)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按这里的风俗,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2,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月饼制作工艺。

汕头中秋节的风俗

月饼也是中秋佳节受潮汕人喜爱的传统糕点。潮人制作月饼,以之祭月,并相互馈赠的习俗由来也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八月十五日,“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清嘉庆《澄海县志》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中秋。

潮汕中秋拜什么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头”。传说是百姓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芋头”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瓦窑(即“烧蚁窑”)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烧瓦窑有两层意思:一是纪念当年潮州人民燃放烟火约好杀掉元兵的信号;二是因潮音。

热门排行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