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正月十五抬菩萨的来历
为什么过年的时候要抬菩萨呢?
正月十五抬菩萨的过程 农历正月十五,是出龙灯日。白天先迎神,即各房族的菩萨都要穿上袍服。根据菩萨身份穿着:是文官则穿文官服;武官则穿龙袍,插三角旗。所穿文武袍服,如舞台上古装戏文武官的着装一样。因为村中所供奉的菩萨都是由过去群众崇拜的文武官员演变而来,如关公菩萨、福主菩萨(许逊)。
菩萨出嫁抬菩萨
另一个仪式是农历正月十五的迎神活动,此时菩萨们会穿上袍服,如文官或武官的装束,象征其原有的文武官员身份。各房族的菩萨穿着整齐,队伍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如同古代皇帝出行。迎神之路沿袭古时官道,菩萨们在庙中落座后,再沿原路返回,晚上观看灯会或戏曲后,整个抬菩萨的年节活动宣告结束。
元宵节相关的民间故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
莆田正月十五晚上有什么风俗习惯。
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节,俗称元宵节,也是古时民间社鼓的结束日(社鼓自十二月十六日起)。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
元宵节介绍是什么?
某个村过元宵,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莆田元宵节,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同时。
关于元宵节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习俗的民间习俗
活动丰富多彩。某个村过元宵,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莆田元宵节,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
闹元宵的由来?
另有一种说法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
闹元宵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
关于莆田元宵游灯的诗句
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原因是各村的时间不同,最早的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 解放前,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宴桌”、叠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贡银”,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