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大明五年的冬至是哪一天
到冬至影子是高度的几倍
以北半球为例,因为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所以在冬至的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光影的长度大约是实物长度的1.2倍。大明五年十月十日测得影子长度为10.7750尺,十一月二十五日测得影子长度为10.8175尺(“太”是古代记数法中的一个。
《大明历》有哪些主要内容?
他们又观察到:从第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实际上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共需要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天,于是也把这一段时间称作一年。按照这种办法推算的历法通常叫做阳历。但是,阴历一年和阳历一年的天数,并不恰好相等。按照阴历计算,一年共计三百五十四天;按照阳历计算,一年应为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四十八。
《大明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成历于刘宋大明六年(462年),祖冲之时年33岁。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是中国赵宋统天历(1199年)以前最理想的一个数据。在制历时首先考虑岁差。所谓“岁差”就是由于地球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他天体的吸引作用,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缓慢而微小的变化。 因此从这一年的冬至到下一年的。
《乾象历》有哪些进步之处?
他的方法是:不直接用圭表测量冬至日正午的太阳影长,而是测量冬至日前后20余日太阳正午的影长,而后取其平均值,从而求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祖冲之根据实测制订的《大明历》的岁实为365.24428日,这个精确的数值,一直到五六百年之后的宋代,才达到或超过它的水平。而在欧洲,一直到16世纪以前所实行的。
古代历法中说日影每日移行一度,一年360度,请问这个角度是怎么算的?
天周和岁周不分,以为从冬至到冬至一周岁(岁周),就是太阳在众星间运行一周天(天周)。所以当《四分历》把回归年长度定作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也把周天划分成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他们相信冬至点的位置一旦测定,就永远不变,所以战国时期到西汉大都沿用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个数据。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
《大明历》的制定有什么意义 《大明历》的文献价值发覆
在祖冲之编订《大明历》之前,历算家们一直认为冬至点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一错误的认识,使得历法制定从一开始就产生了误差。为此祖冲之把岁差概念引进到历法中后,极大地提高了历法计算的精准度。《大明历》中定义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81481日(今测数据为365.24219878日),直到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
古人是如何定义一年的时间的?
冬至:冬至节。古人将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就一天天长起来。《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杜甫《小至》:“冬至阳生春又来。”腊日:腊是祭名。一般解释为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今有腊八粥之风。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
大明历概要
《大明历》中朔望月长度被设定为29.5309日,与现代天文测量结果只相差不到一秒钟,精确度非常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明历》的精确度,祖冲之提出在391年插入144个闰月的新闰周,从而求得回归年长度为365.2428日,与现代测量值仅差万分之六日,一年只差46秒。冬至点作为历法起算点,其在天空中的位置。
《新唐书》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4)
后五百五十余岁,至太初元年,《周历》、汉历皆得甲子夜半冬至,唐历皆以辛酉,则汉历后天三日矣。祖冲之、张胄玄促上章岁至太初元年,冲之以癸亥鸡鸣冬至,而胄玄以癸亥日出。欲令合于甲子,而适与《鲁历》相会。自此推僖公五年,《鲁历》以庚戌冬至,而二家皆以甲寅。且僖公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出于表晷天验,。
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是怎么定的,有没有计算公式?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