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冬至的传说

知合2024-10-14 21:45459 阅读34 赞

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

  “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其中蕴含着莆田人淳朴的孝道。”林成彬说,自那以后,“贴汤圆”逐渐演变成莆田冬至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以在门上、窗边粘贴汤圆的方式,祈求团圆、美满。   “辰门兜日日冬至”不复存在   莆田民间流传有“辰门兜日日冬至,古谯楼夜夜元宵”的说法。说的是辰。

莆田冬至的传说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习俗是哪些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冬至暝 冬至节的前一夜,俗称“冬至暝”。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家家户户厅堂上都上红蜡烛,在祖先神位前的晾箔上装红福橘。并插上”三春”(三春”是一枝贴着2个鲜艳的胖大娃娃的红纸片,福禄寿齐全,一般插在大柑橘上面),又用红纸封着10双筷子,以及生姜一排,板糖一块,。

莆田冬至的传说

莆田民间故事(简练点)

民间传说,古代莆田的某山区,有一王姓人家。父母不幸早亡,遗下独子和三个女儿。长兄王承弟,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小妹扶养成人。其中二个小妹相继出嫁。只有,细妹(最小的妹妹)王梅英,眼见大兄年过三十、还未成家立业;王梅英从小就聪明伶俐,她对大兄讲:“只要一日嫂子不入门,妹就相随兄长一日。

莆田冬至的传说

仙游人的冬至习俗?

仙游人在冬至这一天需要扫墓,至扫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避开春耕,不会耽误农活,也有传说是因为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后则是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候。仙游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18°27'—118°56',北纬25°11'—25°43'之间,县域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6。

莆田风俗

冬至节还有扫墓习俗。 除夕 农历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团聚。莆田人称除夕是“做岁”,顾名思义就是在此岁与岁的交接间,庆贺过去的一年里的年丰人寿,预祝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所以春节一般是从“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的。“尾牙”这天旧时业主宴请雇员,付清工资,结束这一年的雇。

冬至为什么要扫墓 冬至扫墓习俗的由来

冬至最初在周代起,主要是为了像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乞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而经过多年的演变变成了祭祀祖先、上坟的习俗。到现在上坟主要流传在潮汕,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

莆田的礼仪

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白额春联的风俗。 除夕夜不关灯 这个习惯和一个民间传说有关。当地有一个老妇人,平时行善积德,为人真诚,深得大家的赞扬。就在倭寇大肆屠杀的那天晚上,老妇人一家还在睡梦里。这时候,老妇人在梦里梦见菩萨要她起来点灯。信佛的老妇人梦醒之后,就按照菩萨的指点点了灯。直到天亮。

关于娶莆田女孩后的风俗/风气

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虫代,传说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遗俗。汉人怕孩子在节日说晦气话,“围炉”时,先把豆腐或虫代 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过窍”。如有失言,也认为“化外人”(苗民)说的,不碍事(此俗早废)。“围炉”后,长辈给下辈“压岁钱”。小孩放鞭炮、玩焰火;大人谈谈笑笑,通宵不眠,俗叫“守岁”。除夕。

结婚前按莆田涵江风俗女方要做哪些准备?

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虫代,传说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遗俗。汉人怕孩子在节日说晦气话,“围炉”时,先把豆腐或虫代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过窍”。如有失言,也认为“化外人”(苗民)说的,不碍事(此俗早废)。“围炉”后,长辈给下辈“压岁钱”。小孩放鞭炮、玩焰火;大人谈谈笑笑,通宵不眠,。

莆田有什么民风民俗

莆田有以下两种地方习俗:(1)一年过两次年,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大年初五。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2)莆田元宵节,时间跨度长,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

热门排行
网站暂时无法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