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扫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知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听关键词,猜节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一天过节?放鞭炮,拿红包 (春节 正月初一)祭祖、扫墓 (清明 4月3日—5日)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 五月初五)吃月饼,赏圆月 (中秋节 八月。
主题活动策划
清明,除了有无边的春景,有尽情的欢笑,还有我们对亲人、对为我们今天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英雄先烈的追思、缅怀。在清明时节,可以随父母去祭奠亲人,也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去祭扫烈士墓(参考地点:株洲流芳园、长沙烈士公园等),感恩我们的亲人,感恩我们的英雄。(写一篇清明感悟,注明学校、编辑者姓名、班级) 三、温馨提示 。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性质,体验歌曲表达出的愉悦情绪。 2、学习用连贯、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连贯的声音唱准每一句 难点: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嘀哩、。
。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清明祭扫活动。(四)知识窗 讲解重阳节的习俗、历史和文化意义,强调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位。学生思考重阳节保护的意义。(五)活动园 鼓励学生收集“重阳”主题的诗词歌赋,准备诗会。学生分头收集,为下节课的诗会做准备。三、师总结。强调传统风俗的价值与保护,以及学生在传承和保护。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优秀绘画作品,感受画面所表现的繁荣与热闹。 2、欣赏画面上的人、物及人们的活动,感受画面的美。 活动准备: 1、挂图16号。 2、家长帮助幼儿了解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它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在位置。 3、画笔、画纸。 活动。
。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清明时节凭吊革命先烈,也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常规活动。(四)知识窗。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是什么内容?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形式,学会迅速抓住消息的主要信息。 2.能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内容、结构和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 3.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4.撰写消息、为消息拟一则标题。 教学重。
《清明》教学札记
在王老师和我说完自己的教学设计之后,组内的成员对我们的设计初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有肯定,又有建议。在研讨之后,我们达成了共识:在导入环节,结合本单元主题,采用的是复习古诗所对应的传统节日,了解清明的习俗;品读古诗环节,围绕诗眼“欲断魂”和两个主要问题“诗人看到了什么,诗人做了什么”。
清明节在烈士墓前说的话
寄托我们的哀思,激扬我们的斗志。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 教育点滴: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
《古诗: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3)教师小结: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斗鸡等风俗。课件出示 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